簡體部首: 钅 ,部外筆畫: 15 ,總筆畫: 20 五筆86: qyno 五筆98: qoxo 倉頡: opipf
筆順編號: 31115413522115354444 四角號碼: 80731 UniCode: 基本區 U+9573
【基本解釋】
● 鑣
(鑣)
biāo ㄅㄧㄠˉ
◎ 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揚~(喻趨向不同)。
◎ 同“鏢”。
English
bit, bridle; ride【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鑣
【唐韻】補嬌切【集韻】【韻會】悲嬌切,?音瀌。【說文】馬銜也。【正韻】一名扇汗,一名排沫。【爾雅·釋器】鑣謂之钀。【註】馬勒旁鐵。【釋名】鑣,苞也。所以在旁苞斂其口也。【曹植·應詔詩】?駟藹藹,揚鑣漂沫。 又【博雅】鑣鑣,盛也。【詩·衞風】朱幩鑣鑣。【傳】鑣鑣,盛貌。 又【韻補】葉必幽切,音彪。【韓愈·祭穆員外文】草生之春,鳥鳴之朝。我轡在手,君揚其鑣。朝,讀若舟。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鑣
馬銜也。從金麃聲。?,鑣或從角。補嬌切
“鑣”讀音寫法
“鑣”拼音: biāo“鑣”註音: ㄅㄧㄠ
“鑣”通用拼音(臺灣省): biao
“鑣”註音二式: biāu
“鑣”威妥瑪拼音: piao1
“鑣”耶魯拼音: byāu
“鑣”國語羅馬字: bi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