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衤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6 五筆86&98: pusi 倉頡: lmwf
筆順編號: 4523412522111234 四角號碼: 31291 UniCode: 基本區 U+893E
【基本解釋】
● 褾
biǎo ㄅㄧㄠˇ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袖口:“子敬便取書之,草正諸體悉備,兩袖及~略周。”
◎ 衣物的緄邊:~領。
◎ 古同“裱”。
【詳細解釋】
◎ 褾 biǎo
〈名〉
(1) 袖端 [front part of a sleeve]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2) 衣服上的緄邊 [tape on clothes]
冠黑帽,綴紫褾。——《宋書》
(3) 書皮;皮套 [cover]
發褾視之,皆古篆文。——《雲笈七簽》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褾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唐韻】方小切【集韻】【韻會】俾小切,?音㟽。【類篇】褾,袖端也。【增韻】卷裘飾也。 又【集韻】?妙切,標去聲。【玉篇】衣袂也。 【類篇】或作?、裱。
“褾”讀音寫法
“褾”拼音: biǎo“褾”註音: ㄅㄧㄠˇ
“褾”通用拼音(臺灣省): biǎo
“褾”註音二式: biǎu
“褾”威妥瑪拼音: piao3
“褾”耶魯拼音: byǎu
“褾”國語羅馬字: b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