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亻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0 五筆86: wtff 五筆98: wtgf 倉頡: oyjj
筆順編號: 3231133112 四角號碼: 22241 UniCode: 基本區 U+5002
【基本解釋】
● 倂
bìng ㄅㄧㄥ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同“併”。
English
combine【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倂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8
【廣韻】同幷。 又【韻會】部迥切,音?。相?也。【禮·祭義】行肩而不倂。【註】老幼?行,肩臂不得倂。 又競也。【前漢·賈誼傳】高皇帝與諸公倂起。【又】與公倂倨。【註】對敵相拒也。 又與屛棄之屛同。【荀子·彊國篇】倂己之私欲,必以道。
考證:〔【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倂”讀音寫法
“倂”拼音: bìng“倂”註音: ㄅㄧㄥˋ
“倂”通用拼音(臺灣省): bìng
“倂”註音二式: bìng
“倂”威妥瑪拼音: ping4
“倂”耶魯拼音: bìng
“倂”國語羅馬字: bi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