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衤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10 五筆86: pudc 五筆98: pudy 倉頡: like
筆順編號: 4523413544 四角號碼: 33247 UniCode: 基本區 U+889A
【基本解釋】
● 袚
fú ㄈㄨ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同“韍”,蔽膝。
English
greave; knee-pads; buskins【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袚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唐韻】【集韻】?北末切,音撥。【說文】蠻?服也。 又【集韻】敷物切,音拂。義同。 又分物切,音弗。【博雅】?、袚、䙁,褯也。 又方未切,音沸。【玉篇】蔽膝也。【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閒謂之褘,或謂之袚。 【玉篇】或作撥。【類篇】又作?、?。【集韻】亦作?。
【說文解字】
【卷八】【衣部】袚
蠻夷衣。從衣犮聲。一曰蔽厀。北末切
“袚”讀音寫法
“袚”拼音: bō fú“袚”註音: ㄅㄛ ㄈㄨˊ
“袚”通用拼音(臺灣省): bo fú
“袚”註音二式: bō fú
“袚”威妥瑪拼音: po1 fu2
“袚”耶魯拼音: bwō fú
“袚”國語羅馬字: bo f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