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白 ,部外筆畫: 15 ,總筆畫: 20 五筆86: rxrs 五筆98: rrxs 倉頡: havid
筆順編號: 32511325115545541234 四角號碼: 22694 UniCode: 基本區 U+76AA
【基本解釋】
● 皪
lì ㄌㄧˋ
◎ 〔的(de)~〕明亮,鮮明,如“明月珠子,~~江靡。”
其它字義
● 皪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luò ㄌㄨㄛˋ
◎ 白色:“絲~豈常皓。”
其它字義
● 皪
bō ㄅㄛˉ
◎ 〔~犖〕雜色。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皪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5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正韻】朗狄切,?音瀝。【廣韻】的皪,白狀。【左思·魏都賦】丹藕凌波而的皪。【註】光明也。或作㿨。 又【玉篇】明珠也。【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註】明珠光也。與玓瓅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白色。或作?。 又北角切,音剝。皪犖,雜色。
“皪”讀音寫法
“皪”拼音: lì luò bō“皪”註音: ㄌㄧˋ ㄌㄨㄛˋ ㄅㄛ
“皪”通用拼音(臺灣省): lì luò bo
“皪”註音二式: lì luò bō
“皪”威妥瑪拼音: li4 lo4 po1
“皪”耶魯拼音: lì lwò bwō
“皪”國語羅馬字: lih luoh 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