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氵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五筆86: ifpl 五筆98: ifpe 倉頡: ejds
筆順編號: 441124552153 四角號碼: 34127 UniCode: 基本區 U+6E24
【基本解釋】
● 渤
bó ㄅㄛ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海〕在中國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海。
English
swelling; the Gulf of Hopei (Hebei)【詳細解釋】
◎ 渤 bó
〈形〉
(1) 水湧的樣子 [surging]
鯨歸穴兮渤溢,鰲載山兮低昂。——元稹《有酒》
(2) 又如:渤溢(水湧起的樣子);渤蕩(漲潮)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詞性變化
◎ 渤 bó
〈名〉
(1) 渤海 [Bohai Sea]。又叫渤解;《史記》作“渤懈”。中國的內海,在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之間。東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至山東半島北岸登州角間的渤海海峽同黃海相通。如:渤海桑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2) 古州名 [Bo prefecture]。遼置。約在今長春市附近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渤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音孛。渤澥海別支名。【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渤澥。亦作勃。【史記·高祖本紀】北有勃海之利。【索隱】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橫在濟北,故齊都賦雲:海旁出爲勃,名曰勃海郡。 又滃渤,霧出貌。【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 又漰渤,水聲。【郭璞·江賦】鼓㕉窟以漰渤。 【集韻】或從勃作渤。通作浡。
“渤”讀音寫法
“渤”拼音: bó“渤”註音: ㄅㄛˊ
“渤”通用拼音(臺灣省): bó
“渤”註音二式: bó
“渤”威妥瑪拼音: po2
“渤”耶魯拼音: bwó
“渤”國語羅馬字: 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