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竹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4 五筆86&98: tirf 倉頡: heha
筆順編號: 31431444132511 四角號碼: 88162 UniCode: 基本區 U+7B94
【基本解釋】
● 箔
bó ㄅㄛˊ
◎ 用葦子、秫秸等做成的簾子:葦~。席~。
◎ 養蠶的器具,多用竹制成,像篩子或席子。亦稱“蠶簾”。
◎ 金屬薄片:金~。銅~。
◎ 敷上金屬薄片或粉末的紙,祭祀時當作陰間紙錢燒化:錫~。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漢英互譯
◎ 箔
foil screen
English
reed screen; frame for growing silkworms【詳細解釋】
◎ 箔 bó
〈名〉
(1) (形聲。從竹,泊聲。本義:竹簾子)
(2) 同本義 [screen made of bamboo]
門不施箔。——《新唐書·盧懷慎傳》
(3) 又如:葦箔;箔幛(用秫秸制成的簾子);箔經繩(編簾子的繩)
(4) 養蠶的器具,多用竹制成 [bamboo tray for silkworms]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蠶欲老,箔頭做繭絲皓皓。——王建《簇蠶詞》
(5) 又如:蠶箔;箔頭(養蠶用的竹席);箔籠(養蠶用的竹篩子和放桑葉用的籠子)
(6) 金屬制成的薄片 [foil]。如:金箔;銀箔
常用詞組
◎ 箔片 bópiàn
[paillon foil;tinsel] 一片通常為純金屬的薄片(如銀或金箔),尤指用於彩飾和金飾的箔片,常覆蓋一層透明物,成為有特色的裝飾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箔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廣韻】傍各切【韻會】白各切,?音薄。簾也。 通作薄、簿。
“箔”讀音寫法
“箔”拼音: bó“箔”註音: ㄅㄛˊ
“箔”通用拼音(臺灣省): bó
“箔”註音二式: bó
“箔”威妥瑪拼音: po2
“箔”耶魯拼音: bwó
“箔”國語羅馬字: 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