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石 ,部外筆畫: 16 ,總筆畫: 21 五筆86&98: daif 倉頡: mrtei
筆順編號: 132511224411251124124 四角號碼: 14642 UniCode: 基本區 U+7934
【基本解釋】
● 礴
bó ㄅㄛ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磅~〕見“磅2”。
English
fill, extend【詳細解釋】
◎ 礴 bó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動〉
沖擊,水流撞擊 [lash]
浪相礴而起千狀,波獨湧乎驚萬容。——《南齊書》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礴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7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旁礴,混同貌。又廣被也。又充塞也。【莊子·逍遙遊】旁礴萬物。【揚子·太?經】昆侖旁礴幽。昆侖,天之氣。旁礴,地之形。幽,人之心也。人心幽微,具天妙用。 又槃礴。【莊子·田子方】畫史解衣槃礴。【註】箕坐也。 又通薄。【前漢·揚雄傳】旁薄羣生。 又通魄。【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
“礴”讀音寫法
“礴”拼音: bó“礴”註音: ㄅㄛˊ
“礴”通用拼音(臺灣省): bó
“礴”註音二式: bó
“礴”威妥瑪拼音: po2
“礴”耶魯拼音: bwó
“礴”國語羅馬字: 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