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扌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8 五筆86&98: rdmh 倉頡: qklb
筆順編號: 12113252 四角號碼: 54027 UniCode: 基本區 U+62AA
【基本解釋】
● 抪
bù ㄅㄨˋ
◎ 捫持。
◎ 擊。
其它字義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抪
pū ㄆㄨˉ
◎ 散佈:“塵埃~覆。”
English
to scatter, spread【詳細解釋】
◎ 抪 pū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動〉
(1) 鋪展 [spread]
塵埃抪覆。——《漢書·中山靖王勝傳》。註:“亦佈散也。”
(2) 又如:抪編(分佈遍及);抪覆(散佈覆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抪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唐韻】普胡切【集韻】滂模切,?音鋪。【說文】捫持也。 一曰舒也,佈散也。【前漢·中山靖王傳】塵埃抪覆。又【王莽傳】詩國十五,抪徧九州。 又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佈。義同。 又【唐韻】博孤切【集韻】奔模切,?音逋。亦展舒也。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亦持也。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抪
捫持也。從手佈聲。普胡切
“抪”讀音寫法
“抪”拼音: bù pū“抪”註音: ㄅㄨˋ ㄆㄨ
“抪”通用拼音(臺灣省): bù pu
“抪”註音二式: bù pū
“抪”威妥瑪拼音: pu4 p'u1
“抪”耶魯拼音: bù pū
“抪”國語羅馬字: buh 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