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艸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7 五筆86&98: awbb 倉頡: tosu
筆順編號: 1223455 四角號碼: 44712 UniCode: 基本區 U+82CD
【基本解釋】
● 蒼
(蒼)
cāng ㄘㄤˉ
◎ 深青色,深綠色:~翠。~松。~天。~穹(蒼天)。~龍。
◎ 灰白色:~白。~~(a.灰白;b.蒼茫)。~老。~勁(蒼老挺拔,多指樹木形態或書畫筆力)。
◎ 姓。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漢英互譯
◎ 蒼
dark green grey
English
blue; green【詳細解釋】
◎ 蒼
蒼 cāng
〈形〉
(1) (形聲。從艸,倉聲。本義:草色)
(2) 同本義,引申為青黑色 [green]
蒼,草色也。——《說文》
蒼,青也。——《廣雅》
在色為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註:“謂薄青色。”
彼蒼者天。——《詩·秦風·黃鳥》
春為蒼天。——《爾雅·釋天》
東方曰蒼天。——《呂氏春秋·有始》
駕蒼龍。——《禮記·月令孟春》。註:“蒼亦青也。”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墨子·所染》
(3) 又如:蒼山(青山);蒼苔(青苔);蒼頭(舊指仆人。漢時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頭,故名;又指老年人)
(4) 灰白色 [ashy;grey]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白居易《賣炭翁》
(5) 又如:蒼髯;蒼浪(花白);蒼華(形容頭發灰白)
(6) 蒼老 [old;aged]。如:蒼顏(蒼老的容顏)
詞性變化
◎ 蒼
蒼 cāng
〈名〉
(1) 百姓 [common people]。如:蒼生(指百姓,眾生);蒼黔(百姓)
(2) 姓
常用詞組
◎ 蒼白 cāngbái
(1) [pale;ashy;pallid]∶白而微青的顏色
腫瘤表面呈蒼白色
(2) [be lacking in vitality;wan]∶缺乏活力和生機
影片的結尾顯得蒼白
◎ 蒼蒼 cāngcāng
(1) [ashy;pale;grey]∶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be vast and hazy]∶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flourishing]∶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 蒼翠 cāngcuì
[verdant] 嫩綠的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 蒼黃 cānghuáng
(1) [be greenish yellow]∶灰黃色
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魯迅《故鄉》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病人面色蒼黃
(2) [black or yellow]∶《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後來用“蒼黃”比喻事物的變化
◎ 蒼黃 cānghuáng
[in a flurry;in panic] 匆促慌張
神色蒼黃
◎ 蒼勁 cāngjìn
[old and strong;vigorous] 老練剛勁
筆力蒼勁
◎ 蒼老 cānglǎo
(1) [aged;old]∶說話、行動、外貌顯老
(2) [(calligraphy) forceful;vigorous]∶書法繪畫筆法遒勁
◎ 蒼涼 cāngliáng
[desolate;bleak] 荒蕪悲涼
過去這一帶滿目蒼涼,現在卻蓋瞭無數的工廠
◎ 蒼龍 cānglóng
(1) [Black Dragon]
(2) 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稱
(3) 太歲星,古時以為兇神,今比喻極其兇惡的人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 蒼鷺 cānglù
[heron] 見“鷺”
◎ 蒼茫 cāngmáng
[boundless;vast;indistinct] 空曠遼遠
蒼茫大地
暮色蒼茫
◎ 蒼莽 cāngmǎng
[boundless] 無邊無際的樣子
我們簡直不像在浩蕩的長江上,而是在蒼莽的叢林中尋找小徑跋涉前進瞭
◎ 蒼穹 cāngqióng
[heaven;sky] 蒼天;天空
◎ 蒼生塗炭 cāngshēng-tútàn
[the people are plunged into an abyss of misery] 人民大眾受苦受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國土淪亡,蒼生塗炭
◎ 蒼天 cāngtiān
(1) [spring]∶古時指春天
(2) [heaven]∶上天;上蒼
悠悠蒼天
◎ 蒼鷹 cāngyīng
[goshawk] 猛禽,羽色暗褐,嘴有鉤,爪尖銳,視力強。捕食小鳥、小獸
◎ 蒼蠅 cāngying
[housefly] 即傢蠅。種類很多,能傳染多種疾病
◎ 蒼鬱 cāngyù
[be verdant and luxuriant] 蒼綠繁茂
松柏蒼鬱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蒼
〔古文〕??【唐韻】七岡切【正韻】千剛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又【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於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又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又【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又【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又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雲:八愷,蒼舒之後。 又【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直音】作蒼。蒼字從艸作。
考證:〔【書·益稷謨】至於海隅蒼生。〕 謹照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蒼
艸色也。從艸倉聲。七岡切〖註〗?、?,古文。
“蒼”讀音寫法
“蒼”拼音: cāng“蒼”註音: ㄘㄤ
“蒼”通用拼音(臺灣省): cang
“蒼”註音二式: tsāng
“蒼”威妥瑪拼音: ts'ang1
“蒼”耶魯拼音: tsāng
“蒼”國語羅馬字: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