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人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0 五筆86&98: wyvk 倉頡: oiar
筆順編號: 3445113251 四角號碼: 80267 UniCode: 基本區 U+5009
【基本解釋】
● 倉
cāng ㄘㄤˉ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見“倉”。
English
granary; berth; sea【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倉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8
〔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音蒼。【說文】穀藏也。【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詩·小雅】乃求千斯倉。【禮·月令】季秋,命塚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 又官名。【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又倉卒,悤遽貌。【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又姓。周倉葛。 又與蒼通。【禮·月令】駕倉龍。【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又與臓通。五倉,五臟也。【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又與滄通。【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與桑通。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詩·大雅】倉兄塡兮。
【說文解字】
【卷五】【倉部】倉
榖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從食省,口象倉形。凡倉之屬皆從倉。仺,奇字倉。七岡切
“倉”讀音寫法
“倉”拼音: cāng“倉”註音: ㄘㄤ
“倉”通用拼音(臺灣省): cang
“倉”註音二式: tsāng
“倉”威妥瑪拼音: ts'ang1
“倉”耶魯拼音: tsāng
“倉”國語羅馬字: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