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臣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4 五筆86: dndt 五筆98: auah 倉頡: imsll
筆順編號: 13513125125534 四角號碼: 23250 UniCode: 基本區 U+81E7
【基本解釋】
● 臧
zāng ㄗㄤˉ
◎ 善,好:~否(pǐ)(褒貶,評論,說好說壞)。
◎ 古代對奴仆的賤稱:~獲。
◎ 古同“贓”,贓物。
◎ 姓。
其它字義
● 臧
zàng ㄗㄤ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古同“藏”,儲放東西的地方。
◎ 古同“臟”,身體的內部器官。
其它字義
● 臧
cáng ㄘㄤˊ
◎ 古同“藏1”,收存。
English
good, right, generous; command【詳細解釋】
◎ 臧 cáng
〈動〉
(1) 收藏。通“藏” [store up]
臧於理宮。——《漢書·禮樂志》。師古曰:“古書懷藏之字本皆作臧,漢書例為臧耳。”
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論》
(2) 又如:臧去(密藏,珍藏。去,弆的省文,即密藏)
(3) 另見 zāng
基本詞義
◎ 臧 zāng
〈名〉
(1) (形聲。從臣,戕( qiāng)聲。臣,奴隸。本義:男奴隸)
(2) 同本義 [slave]
臧與谷二人相馬牧羊——《莊子·駢拇》
(3) 又如:臧聚(仆隸役夫);臧獲(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臧仆(精選和訓練駕禦帝王所乘五輅的役夫,使皆善其事)
(4) 成功 [success]
執事順成為臧,逆為否。——《左傳》
(5) 通“贓”。贓物[stolen goods;booty;swag]
傢盡沒入償臧。——《史記·王溫舒傳》
盜有臧者罰。——《鹽鐵論·刑德》。註:“臧同贓。”
其羞辱甚於貪污坐臧。——《漢書·伊賞傳》
(6) 古地名 [Zang,ancient place's name]。故地在今陜西省渭水附近
(7) 姓
詞性變化
◎ 臧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zāng
〈動〉
(1) 通“贓”。貪污;行賄 [bribe;accept bribes]
其羞辱甚於貪污坐臧。——《漢書·尹賞傳》
毀則者為賊,掩賊者為臧,竊寶者為宄,用宄之財者為奸。——《國語·魯語上》
(2) 又如:臧汗(貪污);臧物(贓物);臧賄(貪污受賄);臧賂(賄賂);臧罪(貪污受賄之罪)
(3) 認為好,滿意 [be satisfied be rest content]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
◎ 臧 zāng
〈形〉
(1) 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good]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詩·邶風·雄雉》
(2) 又如:臧不(善惡);臧貶(褒貶,品評高下)
(3) 另見 cáng
常用詞組
◎ 臧否 zāngpǐ
(1) [appraise]∶褒貶,評論
陟罰臧否。——諸葛亮《出師表》
臧否政界
臧否人物
(2) [good and evil]∶善惡
未知臧否。——《詩·大雅·抑》
◎ 臧氏之子 zāngshìzhīzǐ
[crafty sycophant] 等於說“臧倉小人”。臧倉,戰國時魯平公的心腹侍臣,愛挑撥離間,造謠中傷。後人便把進讒害賢的小人稱作“臧倉小人”或“臧氏之子”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臣字部】臧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茲卽切,?音贓。【爾雅·釋詁】臧,善也。【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詩·衞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傳】臧,善也。 又【廣韻】厚也。 又【揚子·方言】荊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姓。【姓苑】出東筦魯孝公子臧僖伯之後。 又與贜通。吏受賕也。【前漢·尹賞傳】貪污坐臧。 又【集韻】昨郞切。與藏同。【管子·侈靡篇】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前漢·食貨志】輕微易臧。 又【韻會】【正韻】?才浪切。與庫藏之藏同。【前漢·食貨志】出禦府之臧以贍之。 又與臟同。【前漢·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五臧。又【藝文志】有客疾五臧狂顚病方。 又臧善之臧,亦葉音臟。【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柄柄。旣見君子,庶幾有臧。怲音謗。
【說文解字】
【卷三】【臣部】
善也。從臣戕聲。?,籒文。則郎切文三 重一
“臧”讀音寫法
“臧”拼音: zāng zàng cáng“臧”註音: ㄗㄤ ㄗㄤˋ ㄘㄤˊ
“臧”通用拼音(臺灣省): zang zàng cáng
“臧”註音二式: tzāng tzàng tsáng
“臧”威妥瑪拼音: tsang1 tsang4 ts'ang2
“臧”耶魯拼音: dzāng dzàng tsáng
“臧”國語羅馬字: tzang tzanq tsar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