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亻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1 五筆86&98: wmjh 倉頡: obcn
筆順編號: 32251113422 四角號碼: 22200 UniCode: 基本區 U+5074
【基本解釋】
● 側
cè ㄘㄜˋ
其它字義
● 側
zè ㄗㄜ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其它字義
● 側
zhāi ㄓㄞˉ
◎ 均見“側”。
English
side; incline, slant, lean【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側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9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㳁。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 又?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又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又【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 又側註,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又側生,茘支名。 又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又【聘禮】公側授宰玉。又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又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
考證:〔【禮·聘禮】公側授宰玉。又側授宰幣。〕 謹照本書之例上禮字改又字。
【說文解字】
【卷八】【人部】側
㫄也。從人則聲。阻力切
“側”讀音寫法
“側”拼音: cè zè zhāi“側”註音: ㄘㄜˋ ㄗㄜˋ ㄓㄞ
“側”通用拼音(臺灣省): cè zè jhai
“側”註音二式: tsè tzè jāi
“側”威妥瑪拼音: ts'ê4 tsê4 chai1
“側”耶魯拼音: tsè dzè jāi
“側”國語羅馬字: tseh tzeh j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