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竹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7 五筆86&98: traj 倉頡: hqta
筆順編號: 31431412112212511 四角號碼: 88561 UniCode: 基本區 U+7C0E
【基本解釋】
● 簎
cè ㄘㄜˋ
◎ 捕魚用的竹簾。
◎ 用叉刺取(魚鱉等):“以時~魚鱉魚龜蜃。”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其它字義
● 簎
jí ㄐㄧˊ
◎ 打。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簎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廣韻】測㦸切【集韻】實窄切,?音齰。取魚器也。【周禮·天官】?人,以時簎魚?龜蜃凡貍物。【註】簎,謂以杈刺泥中,搏取之。 又【廣韻】士角切【集韻】測角切,?音娕。義同。 又【集韻】秦昔切,音籍。測窄切,音䜺。測革切,音策。義?同。 又與藉同。【列子·仲尼篇】長幼羣聚而爲牢藉。【註】藉本作簎,謂牲牢也,同也。簎謂以竹木圍繞。又刺也。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簎
剌也。從手,籍省聲。《周禮》曰:“簎魚鼈。”士革切
“簎”讀音寫法
“簎”拼音: cè jí“簎”註音: ㄘㄜˋ ㄐㄧˊ
“簎”通用拼音(臺灣省): cè jí
“簎”註音二式: tsè jí
“簎”威妥瑪拼音: ts'ê4 chi2
“簎”耶魯拼音: tsè jí
“簎”國語羅馬字: tseh j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