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氵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7 五筆86&98: iwyn 倉頡: eoin
筆順編號: 4413445 四角號碼: 38127 UniCode: 基本區 U+6C75
【基本解釋】
● 汵
gàn ㄍㄢˋ
◎ 古同“淦”,水由縫隙進入船中。
其它字義
● 汵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hán ㄏㄢˊ
◎ 古同“涵”,水澤多;包容。
其它字義
● 汵
cén ㄘㄣˊ
◎ 池。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汵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古暗切,音紺。與淦同。【說文】淦或從今作汵。水入舟隟也。一曰水名。 又【集韻】古南切,音弇。義同。 又鉏簪切,音岑。池也。 又【山海經】號山多汵石。【郭璞註】汵或音金。未詳。【水經註】引經作泠石。
“汵”讀音寫法
“汵”拼音: gàn hán cén“汵”註音: ㄍㄢˋ ㄏㄢˊ ㄘㄣˊ
“汵”通用拼音(臺灣省): gàn hán cén
“汵”註音二式: gàn hán tsén
“汵”威妥瑪拼音: kan4 han2 ts'ên2
“汵”耶魯拼音: gàn hán tsén
“汵”國語羅馬字: gann harn ts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