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字体大全

分类:繁体字大全 点击:0
拼音: chá (組詞、筆畫)
簡體部首: 艸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五筆86&98: adhf  倉頡: tklg
 筆順編號: 122132121  四角號碼: 44214  UniCode: 基本區 U+832C

【基本解釋】

chá ㄔㄚˊ

◎ 莊稼收割後餘留在地裡的短莖和根:~子。麥~。

◎ 同一塊田地上莊稼種植或收割的次數:頭~。

◎ 短而硬的頭發、胡子:胡~子。

漢英互譯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stubble batch

English

harvest



【詳細解釋】

chá

〈名〉

(1) (形聲。從艸,在聲。( chí)本義:草茂盛的樣子)

(2) 栽培植物(如麥子、玉米、苜蓿、豆或草)收割後餘留的殘株 [stubble]。如:麥茬

(3) [量]∶指在同一塊地上,農作物種植或生長的次數 [crop]。如:這塊地裡一年種幾茬

(4) 一批,一組[人或事物] [batch]。如:又一茬新人成長起來瞭

常用詞組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茬口 chákǒu

(1) [crops for rotation]∶農業中指輪作作物的種類和輪作的次序

(2) [soil after harvesting;soil on which a crop has been planted and harvested]∶指作物收割以後的土壤

(3) [opportunity;chance]∶時機、機會

茬子 cházi

[stubble] 類似佈滿茬兒的不平表面或生長物,尤指短髭

他下巴上未刮去的黑胡茬子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茬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韻會】仕之切,音馳。【說文】草貌。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東郡茬平。【應劭註】在茬之平地者也。 又【廣韻】側持切,音湽。義同。 又姓。見【集韻】。 又鋤加切,音槎。斫木。【魯語】山不茬蘗。字從艸。◎按茬字,《後漢書》《水經註》皆從仕,宋祁曰:當作荏,今茌茬荏?存。茬字從艸作。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

艸皃。從艸在聲。濟北有茬平縣。仕甾切

“茬”讀音寫法

“茬”拼音: chá
“茬”註音: ㄔㄚˊ
“茬”通用拼音(臺灣省): chá
“茬”註音二式: chá
“茬”威妥瑪拼音: ch'a2
“茬”耶魯拼音: chá
“茬”國語羅馬字: char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学习。
2.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fontsvi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