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馬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23 五筆86: cylg 五筆98: coyg 倉頡: sfywm
筆順編號: 12112544444125251125111 四角號碼: 70316 UniCode: 基本區 U+9A59
【基本解釋】
● 驙
zhān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ㄓㄢˉ
◎ 脊背黑色的白馬。
◎ 馬負重難行。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字部】驙 ·康熙筆畫:23 ·部外筆畫:13
【廣韻】知連切【集韻】【韻會】張連切【正韻】諸延切,?音邅。【說文】駗驙也。引易屯卦,乗馬驙如。與邅同。【五音集韻】馬載重行難。 又【玉篇】白馬黑脊也。 又【廣韻】徒幹切【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蘭切,?音壇。義同。 又【集韻】他幹切,音灘。騏驎謂之驙。 又陟扇切。同?。馬臥也。
【說文解字】
【卷十】【馬部】驙
駗驙也。從馬亶聲。《易》曰:“乘馬驙如。”張連切
“驙”讀音寫法
“驙”拼音: zhān“驙”註音: ㄓㄢ
“驙”通用拼音(臺灣省): jhan
“驙”註音二式: jān
“驙”威妥瑪拼音: chan1
“驙”耶魯拼音: jān
“驙”國語羅馬字: 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