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氵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五筆86&98: ixde 倉頡: ensv
筆順編號: 44151512111534 四角號碼: 31132 UniCode: 基本區 U+6F32
【基本解釋】
● 漲
zhǎng ㄓㄤˇ
其它字義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漲
zhàng ㄓㄤˋ
◎ 均見“漲”。
English
rise in price【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漲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水大貌。【焦氏·易林】水漲無船。 又溢也。【杜甫詩】春日漲雲岑。 又南海名。【謝承·後漢書】交趾七郡土獻,皆從漲海出入。 又【集韻】展兩切,長上聲。義同。或從長作涱。 又【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音張。義同。【郭璞·江賦】趨漲截洄。
“漲”讀音寫法
“漲”拼音: zhǎng zhàng“漲”註音: ㄓㄤˇ ㄓㄤˋ
“漲”通用拼音(臺灣省): jhǎng jhàng
“漲”註音二式: jǎng jàng
“漲”威妥瑪拼音: chang3 chang4
“漲”耶魯拼音: jǎng jàng
“漲”國語羅馬字: jaang j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