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字体大全

分类:繁体字大全 点击:0
趙趙拼音: zhào (組詞、筆畫)
簡體部首: 走 ,部外筆畫: 2 ,總筆畫: 9 五筆86: fhqi  五筆98: fhri  倉頡: gok
 筆順編號: 121213434  四角號碼: 44800  UniCode: 基本區 U+8D75

【基本解釋】

zhào ㄓㄠ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中國古代國名(a.戰國時代的“趙”;b.西晉結束,匈奴族、羯族先後在北方建立“趙國”,史稱“前趙”、“後趙”):~客(戰國時燕趙多俠士,遂以“趙客”為俠士通稱)。燕(yàn)~(燕趙之地,泛指北方)。

◎ 姓。

English

◎ surname; ancient state



【詳細解釋】

zhào

〈副〉

(1) (形聲。從走,肖聲。本義:快走) 同本義 [quickly]

趙,趨趙也。——《說文》

趙,及也。——《廣雅》

天子北征,趙行囗舍。——《穆天子傳》。郭璞註:“趙,猶超騰。”

(2) 字亦作“踃”

簡惰跳踃般紛絮兮。——傅毅《舞賦》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倉》

詞性變化

Zhào

〈名〉

(1) 古國名 [Zhao state]

(2) 周穆王封造父於趙,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

(3) 戰國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趙國的將軍 趙括。)—— · 劉向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列女傳》

趙王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於是遂遣。

趙主之子孫。——《戰國策·趙策》

(4) 東晉十六國之一。在今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各一部分。史稱“前趙”

(5) 東晉十六國之一。羯族石勒滅前趙後稱帝,史稱“後趙”

(6) 姓

常用詞組

趙公元帥 Zhào Gōng Yuánshuài

[the God of Wealth] 民間傳說中的財神,姓趙名公旺

趙氏 Zhàoshì

[Zhao state] 指趙國

趙氏求救於 。——《戰國策·趙策》

趙體 zhàotǐ

[a style in Chinese calligraphy] 為元代趙孟頫創寫流傳的一種字體,以圓潤柔順、嚴整雋秀為特點

趙雲 Zhào Yún

[Zhao Yun] (?—229) 中國三國時蜀國將領。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龍。劉備為曹軍敗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逃,他力戰救護甘夫人,身抱備子劉禪,使其免於難,因功遷牙門將軍。不久從劉備得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

趙州橋 Zhàozhōu Qiáo

[Zhaozhou Bridge] 中國河北趙縣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是世界現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橋。(591—599)年間由李春主持建成。橋長50.82米,橋面寬約10米,主拱跨徑37.02米,拱圈矢高7.23米。拱圈由28條並列石條組成,上設四個小孔。又名安濟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走字部】趙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說文】趍趙也。 又【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 又【廣韻】趙,少也,久也。 又姓。【史記·趙世傢】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爲趙氏。 又國名。【前漢·地理志】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 又【揚子·方言】牀杠,南楚之閒謂之趙。【註】趙當作兆,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杠爲挑牀,皆通也。 又【集韻】徒瞭切,音窕。或作?,通作趙。刺也。【詩·周頌】其鎛斯趙。【傳】趙,刺也。【箋】以田器刺也。 又【集韻】起瞭切。【詩·周頌·釋文】沈重讀。 又同掉。【荀子·賦論篇】頭銛達而剽趙繚者耶。【註】趙,讀爲掉。掉,繚長貌。 又【韻補】葉文呂切。【崔駰·達旨】魯連辨言以退燕,包胥單辭而存楚。唐且華顚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考證:〔【說文】趨趙也。〕 謹照原文趨改趍。


【說文解字】

【卷二】【走部】

趨趙也。從走肖聲。治小切

“趙”讀音寫法

“趙”拼音: zhào
“趙”註音: ㄓㄠˋ
“趙”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ào
“趙”註音二式: jàu
“趙”威妥瑪拼音: chao4
“趙”耶魯拼音: jàu
“趙”國語羅馬字: jaw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学习。
2.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fontsvi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