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木 ,部外筆畫: 14 ,總筆畫: 18 五筆86&98: snwy 倉頡: dsmg
筆順編號: 123454154132411121 四角號碼: 47915 UniCode: 基本區 U+6AC2
【基本解釋】
● 櫂
zhào ㄓㄠ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同“棹1”。
English
oar, scull, paddle; row【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櫂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敎切,音棹。【說文】所以進船也。【釋名】在旁撥水曰櫂。櫂,濯也,濯於水中也,且言使舟櫂進也。【韻會】短曰檝,長曰櫂。【楚辭·九歌】桂櫂兮蘭枻。 又【說文】或從卓。《史記》別作濯。【前漢·百官志】上林苑有輯濯丞。【師古註】輯與楫同,濯與櫂同。 又【類篇】直角切,音濁。樹枝直上貌。【爾雅】梢櫂,見梢字註。 又【集韻】直格切,音宅。又【五音集韻】亭歷切,音狄。義?同。 又楚、宋謂梡曰櫂。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櫂
所以進舩也。從木翟聲。或從卓。《史記》通用濯。直教切
“櫂”讀音寫法
“櫂”拼音: zhào“櫂”註音: ㄓㄠˋ
“櫂”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ào
“櫂”註音二式: jàu
“櫂”威妥瑪拼音: chao4
“櫂”耶魯拼音: jàu
“櫂”國語羅馬字: j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