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扌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五筆86&98: rnrg 倉頡: qsma
筆順編號: 12154154132511 四角號碼: 57062 UniCode: 基本區 U+647A
【基本解釋】
● 摺
zhé ㄓㄜ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疊:~疊。~扇。~尺。~刀。
◎ 用紙疊起來的冊子:~子。存~。奏~。手~。
English
fold, bend; twisted, curved【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摺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音讋。【說文】敗也。從手習聲。 又【廣韻】摺疊也。 又【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與拉同。【史記·范睢傳】魏齊使舍人笞擊睢,折脇摺齒。【註】摺,力荅反。謂打折其脇,而又拉折其齒也。又【春申君傳】折頸摺頤。 又【字彙補】悉協切,音燮。【前漢·古今人表】夷王摺懿王子。【註】師古讀。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摺
敗也。從手習聲。之涉切
“摺”讀音寫法
“摺”拼音: zhé“摺”註音: ㄓㄜˊ
“摺”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é
“摺”註音二式: jé
“摺”威妥瑪拼音: chê2
“摺”耶魯拼音: jé
“摺”國語羅馬字: j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