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雨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5 五筆86&98: fdfe 倉頡: mbmmv
筆順編號: 145244441311534 四角號碼: 10232 UniCode: 基本區 U+9707
【基本解釋】
● 震
zhèn ㄓㄣˋ
◎ 疾雷(霹靂)使物體振動:“~夷伯之廟”。~霆。
◎ 雷:“燁燁~電。”
◎ 巨大的力等使物體劇烈顫動:~撼。~蕩。~顫。~響。~動。聲~遐邇。
◎ 迅速或劇烈地顫動:地~。身子不由得一~。
◎ 特指“地震”:~災。~源。~中。~級。~情。防~。抗~。餘~。
◎ 〔~旦〕佛教經籍中的譯名,指中國。
◎ 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驚。~怒。~駭。~懾。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漢英互譯
◎ 震
shake shock vibrate
English
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詳細解釋】
◎ 震 zhèn
名
(1) (形聲。從雨,辰聲。雷、雨常常並作,故從雨。本義:雷,疾雷)
(2) 同本義 [thunders]
震,劈歷振物者。——《說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春秋》。孔穎達疏:“ 何休雲:震,雷也。電,霆也。”。
(3) 又如:震震(雷、鼓、車、馬等所發出的巨響);震厲(雷聲);震霆(轟雷,響雷);震雷(響雷);震響(震雷似的響聲)
(4) 八卦之一。雷之象 [one of the Eight Diagrams]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易·說卦》。
(5) 又如:震宮(東方);震方(震位,震維。東方);震區(東方)
(6) 與天子有關 [imperial]。如:震位(指東宮,即“太子之宮”);震宮(太子所住的宮殿);震業(帝王的事業);震儲(皇儲,太子)
(7) 威勢;威嚴 [power and influence;prestige;dignity]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國語·周語上》
畏君之震。——《左傳·成公二年》。
(8) 又如:震灼(威勢極盛);震肅(因懾於威勢而肅然)
詞性變化
◎ 震 zhèn
動
(1) 震動,物體自身動蕩或使物體動蕩 [shake]
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後漢書·張衡傳》
雷奔電泄,震天動地。——《水經註·河水》
以類天之震曜殺戮也。——《漢書·刑法志》
震驚朕師。——《書·舜典》
餘威震於殊俗。——漢· 賈誼《過秦論》
內地為之震。——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震掉(顫動);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圍);震裂(物體因受震動而裂開);震主之威(指人威勢極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3) 震驚;驚懼;使驚懼 [fear;dread;shock]
願承閑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辭·九章·抽思》
簿者數內大使以震其君。——《韓非子·八奸》
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資治通鑒》。
(4) 又如:震汗(因驚懼而顫抖出汗);震怖(驚恐);震悸(驚怖恐懼);震懾(震懼。形容極害怕)
(5) 心動;激動 [(of heart) beat;excite]
若聽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國語·周語下》。
(6) 又如:震憐(動情憐恤)
(7) 振興;振奮 [develop vigorously;rouse oneself]
莫不震疊。——《詩·周頌·時邁》
滯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國語》。
(8) 又如:震奮(振作奮發);震發(奮發,奮起);震激(振作激發)
(9) 怒 [anger]
震於廷。——《太玄·釋》。范望註:“震,怒也。”。
(10)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撲(怒而攻打);震憤(大怒)
(11) 地震 [have an earthquake]
八月丁酉,南宮極震。——《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後漢書·張衡傳》。
(12) 又如:震中;震波;震級
常用詞組
◎ 震波 zhènbō
[seismic wave] 因震源的震動力所形成的力學波
◎ 震顫 zhènchàn
(1) [tremor; quiver]∶顫動
老年期震顫
(2) [flip]∶震動
槍炮轟鳴,震顫著大地
◎ 震旦 zhèndàn
[ancient Indian name of China]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諾矩羅居 震旦東南大海際 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宋· 沈括《夢溪筆談》
◎ 震蕩 zhèndàng
(1) [shake]∶震動
雷聲震蕩著大地
(2) [vibrate]∶處於動蕩狀態
震蕩不寧
◎ 震動 zhèndòng
(1) [jolt]∶顫動
每次爆炸都受到猛烈的震動
(2) [shake]∶使顫動
哭聲震動天地。——明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shock]∶使人心裡不平靜
消息震動瞭全國
◎ 震耳 zhèn'ěr
[earsplitting] 聲音高得或尖得令人難受
一聲震耳的號聲
◎ 震耳欲聾 zhèn'ěr-yùlóng
[deafening; make the ears tingle] 形容聲音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聾瞭的程度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 震古爍今 zhèngǔ-shuòjīn
[surpassing the ancients and amazing the contemporaries — earthshaking] 形容成果輝煌或業績宏偉,遠遠超過古人,顯耀當代
◎ 震駭 zhènhài
(1) [shake]∶震動
海內震駭
(2) [horrify]∶震驚
人們被惡性搶劫案震駭瞭
◎ 震撼 zhènhàn
(1) [shock]∶指心理受到強烈沖擊;憾動
自然科學上的發現震撼瞭歐洲人的普遍心理
(2) [rock]∶使猛烈震動
炮兵部分演習的時候寂靜的農村被大炮的隆隆聲所震撼
◎ 震惶 zhènhuáng
[be in great terror; be frightened] 震驚而惶恐
百獸震惶。——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 震級 zhènjí
[magnitude] 表示一次地震大小的指標。是根據地震儀器記錄推算出來的
◎ 震驚 zhènjīng
(1) [astound]∶令人震動而驚異
震驚中外
(2) [jolt]∶震撼驚駭
局外人尤為震驚
◎ 震覺 zhènjué
[seismaesthesia] 通常指對物理震動的知覺
◎ 震例 zhènlì
[earthquake example] 發生地震的例證
◎ 震栗 zhènlì
[shiver] 恐懼戰抖
全身震栗;驚恐戰栗
◎ 震怒 zhènnù
[be enraged; be furious] 非常憤怒;盛怒
這消息使他震怒
◎ 震懾 zhènshè
(1) [awe]∶使震驚恐懼
震懾敵人
(2) [fear]∶震驚恐懼
內外朝臣莫不震懾。——《後漢書·任隗傳》
◎ 震情 zhènqíng
[condition of earthquake] 地震的情況
◎ 震天動地 zhèntiān-dòngdì
[shake the universe] 震撼著天,動搖著地。形容巨響或其勢盛大異常,不可遏止
機槍、步槍和手榴彈,震天動地地打起來瞭
◎ 震響 zhènxiǎng
(1) [utter deafening sound]∶發出震耳的響聲
鑼鼓不停地震響著
(2) [deafening sound]∶震耳的響聲
一聲天崩地裂的震響
◎ 震搖 zhènyáo
(1) [kick]∶迅猛有力的顛振、搖動
開動電源時,他就感到手中手鉆猛然震搖起來
(2) [jounce]∶見“顛簸”
◎ 震音 zhènyīn
[tremolo] 樂音或交替的和弦音的快速反復而產生的顫抖效果
◎ 震源 zhènyuán
[focus of 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centre] 地震的發源地
◎ 震災 zhènzāi
[disaster caused by earthquake] 地震造成的災害
◎ 震中 zhènzhōng
[epicenter] 直接位於地震震源之上的部分地面,該處受的災害最重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震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7
〔古文〕?【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振。【說文】劈歷振物者。從雨辰聲。【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易·說卦】震爲雷。【詩·小雅】㷸㷸震電。【傳】震,雷也。【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疏】雷之甚者爲震。【釋名】震,戰也。所擊輒破,若攻戰也。 又卦名。【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又【易·說卦】震,動也。【書·舜典】震驚朕師。【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詩·周頌】薄言震之。莫不震?。【春秋·文九年】地震。【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於是有地震。 又【爾雅·釋詁】震,懼也。【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又【廣韻】威也。【易·未濟】震用伐鬼方。【詩·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又【廣韻】起也。【易·雜卦傳】震,起也。 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註】娠,猶震也。【疏】大雅生民雲:載震載夙。昭元年左傳曰:邑薑方震大叔。哀元年左傳曰:後緡方震。皆謂有身爲震,故雲娠猶震也。 又【書·禹貢】震澤底定。【傳】震澤,吳南太湖名。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與娠同。女姙身動也。【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集韻】通作㑗。 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 又【韻會】【正韻】?之人切,音眞。怒也。【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霆擊昆陽,憑怒雷震。【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 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從之人切。
【說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震
劈歴,振物者。從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籒文震。章刃切〖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
“震”讀音寫法
“震”拼音: zhèn“震”註音: ㄓㄣˋ
“震”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èn
“震”註音二式: jèn
“震”威妥瑪拼音: chên4
“震”耶魯拼音: jèn
“震”國語羅馬字: j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