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爫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8 五筆86&98: evhj 倉頡: bsd
筆順編號: 34435112 四角號碼: 20507 UniCode: 基本區 U+722D
【基本解釋】
● 爭
zhēng ㄓㄥˉ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同“爭”。
English
to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字部】爭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說文】引也。從?。【徐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又【玉篇】諫也。 又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爭,非。
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說文解字】
【卷四】【?部】爭
引也。從??。側莖切〖註〗臣鉉等曰:?,音曳。?,二手也。而曳之,爭之道也。
“爭”讀音寫法
“爭”拼音: zhēng“爭”註音: ㄓㄥ
“爭”通用拼音(臺灣省): jheng
“爭”註音二式: jēng
“爭”威妥瑪拼音: chêng1
“爭”耶魯拼音: jēng
“爭”國語羅馬字: j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