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扌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五筆86&98: rbig 倉頡: qnem
筆順編號: 121525341 四角號碼: 57019 UniCode: 基本區 U+62EF
【基本解釋】
● 拯
zhěng ㄓㄥˇ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援救,救助:~救。~饑。~弊(救正弊病)。~民於水火之中。
English
help, save, aid; lift, raise【詳細解釋】
◎ 拯 zhěng
〈動〉
(1) (形聲。從手,丞( chéng)聲。本義:向上舉)
(2) 同本義 [lift]
艮期腓,不拯其隨。——《易·艮》。王弼註:“隨,謂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穎達疏:“拯,舉也。”
(3) 救濟;援救 [aid;relieve;save]
吾必盡吾力以拯吾村。——清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起而拯之。
(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濟世);拯恤(援助;救濟);拯撫(救濟安撫);拯濟(救助;救濟)
常用詞組
◎ 拯救 zhěngjiù
[save] 援助使脫離危難;援救
拯救落水兒童
懇恩拯救。——《廣東軍務記》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拯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蒸上聲。【韻會】【正韻】?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增韻】援也。【左傳·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 又舉也。【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註】隨謂趾也。【集韻】本作抍。或作承。又作氶。【韻會】或作?。詳抍字註。
“拯”讀音寫法
“拯”拼音: zhěng“拯”註音: ㄓㄥˇ
“拯”通用拼音(臺灣省): jhěng
“拯”註音二式: jěng
“拯”威妥瑪拼音: chêng3
“拯”耶魯拼音: jěng
“拯”國語羅馬字: je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