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木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 14 五筆86&98: sftj 倉頡: djpa
筆順編號: 12341213352511 四角號碼: 44961 UniCode: 基本區 U+69B0
【基本解釋】
● 榰
zhī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ㄓˉ
◎ 柱子下邊的墩子。
◎ 支撐:“山翠樓頻上,雲生杖獨~。”
【詳細解釋】
◎ 榰 zhī
〈名〉
柱下的木礎或石礎 [the base of a pillar]
榰,柱底也。從木,耆聲。——《說文》。按,古用木,今以石,蘇俗謂之柱磉石。
榰恒兇。——《易·恒》。按,恒上變為鼎鉉,宜在上,故大吉榰,宜在下,在上故兇。
詞性變化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榰 zhī
〈名〉
(1) 支撐 [support]
山翠樓頻上,雲生杖獨榰。——王禹偁《謫居感事》
(2) 又如:榰機石(支機石);榰頤(以手托腮);榰持(支撐);榰柱(支撐,支持);榰床龜(置於床中下用以支床之龜)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榰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柱砥,古用木,今用石。【徐曰】柱下根也。【爾雅·釋言】榰,柱也。【郭註】相榰柱也。 又【前漢·項羽傳】枝梧,一作榰梧。 又【易·恆卦】上六振恆,兇。【說文】作榰恆。未詳。
考證:〔【爾雅·釋訓】榰,柱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言。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榰
柱砥。古用木,今以石。從木耆聲。《易》:“榰恒兇。”章移切
“榰”讀音寫法
“榰”拼音: zhī“榰”註音: ㄓ
“榰”通用拼音(臺灣省): jhih
“榰”註音二式: jr
“榰”威妥瑪拼音: chih1
“榰”耶魯拼音: jr
“榰”國語羅馬字: 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