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土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五筆86&98: ffhg 倉頡: gjbm
筆順編號: 12112251111 四角號碼: 44112 UniCode: 基本區 U+57F4
【基本解釋】
● 埴
zhí ㄓ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黏土。
English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詳細解釋】
◎ 埴 zhí
〈名〉
(1) 細膩的黃粘土 [yellow clay]
埴,黏土也。從土,直聲。——《說文》
厥土赤埴墳。——《書·禹貢》
博埴之工二。——《考工記》
我善治埴。——《莊子·馬蹄》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若璽之抑埴。——《淮南子·齊俗》
桴木負埴,載流於。——《湘源二妃廟碑》
(2) 土地 [earth]
埴索塗,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常用詞組
◎ 埴輪 zhílún
[hanjwa] 通常是空圓柱形或粗制泥人像,一般指古代日本人在山岡墳幕上的烘幹大泥像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字部】埴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廣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寔。【說文】黏土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莊子·馬蹄篇】陶者曰:我善爲埴。 又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謂之擿埴。【揚子·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或作??。 又【類篇】質力切。埴?同。
【說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埴
黏土也。從土直聲。常職切
“埴”讀音寫法
“埴”拼音: zhí“埴”註音: ㄓˊ
“埴”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íh
“埴”註音二式: jr
“埴”威妥瑪拼音: chih2
“埴”耶魯拼音: jr
“埴”國語羅馬字: j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