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字体大全

分类:繁体字大全 点击:0
縶縶拼音: zhí (組詞、筆畫)
簡體部首: 糸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五筆86&98: rvyi  倉頡: qivif
 筆順編號: 121354554234  四角號碼: 55903  UniCode: 基本區 U+7D77

【基本解釋】

zhí ㄓˊ

◎ 栓,捆:~維(a.原指拴住客人的馬以挽留客人,後指延攬、挽留人材;b.束縛)。

◎ 馬韁繩。

◎ 拘捕,拘禁:~拘。

English

confine, tie up; imprison, shackle



【詳細解釋】

zhí

〈動〉

(1) (會意。從糸( ),執聲。本義:系絆馬足。絆)

(2) 同本義 [tie up with rope or chain]

縶之維之。——《詩·小雅·白駒》。又傳:“絆也”。

軒冕誠可慕,所憂在縶維。——韋應物《洛都遊寓》

(3) 又如:縶韁(系縛韁繩);縶維(喻挽留人才)

(4) 拘禁;束縛 [fetter a prisoner;take into custody;restrain]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南冠而縶者誰也?——《左傳·成公九年》

(5) 又如:縶拘(束縛,拘絆);縶囚(囚犯);縶縛(捆綁;拘捕)

詞性變化

zhí

〈名〉

(1) 拴住馬足的繩索 [reins]

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詩·周頌·有客》

執縶馬前。——《左傳·成公二年》

(2) 又如:縶維(系馬的繩索。引申為束縛)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縶

【廣韻】【集韻】【韻會】?陟立切,音執。【玉篇】縷也,相縶也,連也。【類篇】繫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縶,絆也。【禮·月令】遊牝別羣,則縶騰駒。又【左傳·成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註】縶,拘執。 又【韻補】質涉切。春秋,盜殺衞侯之兄縶,公羊榖梁作輒。

“縶”讀音寫法

“縶”拼音: zhí
“縶”註音: ㄓˊ
“縶”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íh
“縶”註音二式: jr
“縶”威妥瑪拼音: chih2
“縶”耶魯拼音: jr
“縶”國語羅馬字: jyr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学习。
2.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fontsvi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