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字体大全

分类:繁体字大全 点击:0
拼音: zhí (組詞、筆畫)
簡體部首: 足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12 五筆86&98: khdg  倉頡: rmmr
 筆順編號: 251212113251  四角號碼: 61162  UniCode: 基本區 U+8DD6

【基本解釋】

zhí ㄓ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同“”。

English

sole (of the foot)



【詳細解釋】

zhí

〈名〉

(形聲。從足,石聲。本義:腳掌) 同本義 [sole (of the foot)]

蹠,足下也。——《說文》

善學者若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蹠數千而後足。——《呂氏春秋》

詞性變化

zhí

〈動〉

(1) 踏,踩 [tread]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蹠勁弩。——《史記》

蹠達膝。——《淮南子·脩務》

上無凌虛之巢,下無蹠實之蹊。——張協《七命》

(2) 又如:蹠實(獸足踏地)

(3) 跳躍 [jump]

蹠魂負沴。——《漢書》

常用詞組

蹠骨 zhígǔ

(1) [metatarsal bone]∶跗骨與後肢各趾骨間的骨,在陸生脊椎動物中相當於手或前爪的掌骨

(2) [cannon bone]∶掌骨

蹠痛 zhítòng

[metatarsalgia] 蹠骨處的一種痙攣性燒灼痛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蹠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說文】足下。【淮南子·說山訓】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必食其蹠。 又【韻補】葉職略切。【張載·七命】圜案星亂,方文華錯。封熊之蹯,翰音之蹠。


【說文解字】

【卷二】【足部】

足下也。從足石聲。之石切

“蹠”讀音寫法

“蹠”拼音: zhí
“蹠”註音: ㄓˊ
“蹠”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íh
“蹠”註音二式: jr
“蹠”威妥瑪拼音: chih2
“蹠”耶魯拼音: jr
“蹠”國語羅馬字: jyr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学习。
2.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fontsvi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