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阝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6 五筆86&98: bhg 倉頡: nlylm
筆順編號: 522121 四角號碼: 71210 UniCode: 基本區 U+962F
【基本解釋】
● 阯
zhǐ ㄓˇ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同“址”。
◎ 水中的小塊陸地。
English
foundation; site; address【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阯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音止。【說文】基也。【史記·封禪書】石關者,在太山下阯南方。【前漢·疏廣傳】頗立產業基阯。 又【釋名】水出其前曰阯丘。阯,基阯也,言所出然。 【說文】阯,或作址。 又交阯,漢郡名。【前漢·武帝紀】合浦交阯。【後漢·南蠻傳】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正字通】亦作趾。
【說文解字】
【卷十四】【?部】阯
基也。從?止聲。址,阯或從土。諸市切
“阯”讀音寫法
“阯”拼音: zhǐ“阯”註音: ㄓˇ
“阯”通用拼音(臺灣省): jhǐh
“阯”註音二式: jr
“阯”威妥瑪拼音: chih3
“阯”耶魯拼音: jr
“阯”國語羅馬字: j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