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字体大全

分类:繁体字大全 点击:0
拼音: zhì (組詞、筆畫)
簡體部首: 火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8 五筆86&98: qou  倉頡: bf
 筆順編號: 35444334  四角號碼: 27809  UniCode: 基本區 U+7099

【基本解釋】

zhì ㄓˋ

◎ 烤:~兔。焚~忠良。~手可熱(熱得燙手,喻權貴氣焰很盛)。

◎ 烤肉:膾~人口(美味人人愛吃,喻好的詩文、事物大傢都稱贊)。

◎ 喻受到熏陶:親~(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誨或傳授)。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漢英互譯

roast

English

roast, broil; toast; cauterize



【詳細解釋】

zhì

〈動〉

(1) (會意。從肉從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義:燒烤,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薰烤)

(2) 同本義 [broil;roast]

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說文》。按,炮當作灼。

火傍作庶為炙字,凡傅於火曰燔,母之而加於火曰炙,裹而燒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顏氏傢訓》

毋嘬炙。——《禮記·曲禮》。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禮記·禮運》

置匕首魚炙之腹中。——《史記·刺客傳》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詩·小雅·瓠葉》

飲醇酒,炙肥牛。——《樂府詩集·西門行》

(3)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魚(燒魚)

(4) 燒灼人體 [burn body]

翼侯炙。——《韓非子·難言》

炙胡巫上林中。——《漢書·戾太子傳》。註:“燒也。”

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孟子》

(5) 又如:炙面(燒灼面孔);炙灼(燒灼)

(6) 曝曬 [expose to the sun]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與山巨源絕交書》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7) 又如:炙灼(曝曬);炙浪(烤人的熱浪);炙陽(讓太陽曝曬)

(8) 受熏陶 [be nurtured]

久仰芳名,無由親炙。——《紅樓夢》

(9) 中藥炮制法之一。把藥材與液汁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 [a way of make Chinese medicine]

炙甘草八分。——《紅樓夢》

詞性變化

zhì

〈名〉

烤熟的肉食 [roast meat]

把吃剩的殘羹冷炙,翻的各處都是。——《官場現形記》

常用詞組

炙烤 zhìkǎo

(1) [roast]

(2) 在火上烤

(3) 曝曬過度

晚飯後太陽不再炙烤山谷

炙手可熱 zhìshǒu-kěrè

[the supreme arrogance of a person with great power] 手一挨近就感到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炙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說文】炮肉也。從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疏】王肅雲: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孟子】況於親炙之者乎。【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 又葉陟略切。【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朱傳】踖,葉七略反,碩,葉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葉。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臄,或歌或咢。【朱註】薦,葉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枚乘《菟園賦》。


【說文解字】

【卷十】【炙部】

炮肉也。從肉在火上。凡炙之屬皆從炙。?,籒文。之石切

“炙”讀音寫法

“炙”拼音: zhì
“炙”註音: ㄓˋ
“炙”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ìh
“炙”註音二式: jr
“炙”威妥瑪拼音: chih4
“炙”耶魯拼音: jr
“炙”國語羅馬字: jyh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学习。
2.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fontsvi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