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廣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五筆86: ygcf 五筆98: ogcf 倉頡: imig
筆順編號: 413154121 四角號碼: 00214 UniCode: 基本區 U+5EA2
【基本解釋】
● 庢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zhì ㄓˋ
◎ 阻礙;制止。。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廣字部】庢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韻會】?陟栗切,音窒。【說文】礙止也。【枚乗七發】發怒庢沓。【註】言初發怒,礙止而湧沸。 又【廣韻】縣名。在京兆。【寰宇記】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按《前漢·地理志》作厔。
考證:〔【寰宇記】山曲曰盭,水曲曰庢。〕 謹照原文盭改盩。
【說文解字】
【卷九】【廣部】庢
礙止也。從廣至聲。陟栗切
“庢”讀音寫法
“庢”拼音: zhì“庢”註音: ㄓˋ
“庢”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ìh
“庢”註音二式: jr
“庢”威妥瑪拼音: chih4
“庢”耶魯拼音: jr
“庢”國語羅馬字: j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