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至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10 五筆86&98: gcft 倉頡: mgok
筆順編號: 1541213134 四角號碼: 18140 UniCode: 基本區 U+81F4
【基本解釋】
● 致
zhì ㄓˋ
◎ 送給,給予:~仕(退休)。~辭。~電。~力。~哀。~命。
◎ 招引,使達到:~病。~使。以~。專心~志。
◎ 意態,情況:大~。別~。景~。興(xìng )~。
◎ 細密,精細:~密。精~。
漢英互譯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致
cause deliver devote extend delicate fine incur send
English
send, deliver, present; cause【詳細解釋】
◎ 致 zhì
〈動〉
(1) 同本義 [deliver;extend;send]
致,送詣也。——《說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傳》
遠莫致之。——《詩·衛風·竹竿》
卿致館。——《詩·衛風·聘禮》
殷人既葬而致事。——《儀禮·曾子問》
遠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致敬亭於幕府。——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致電上海。—— 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2) 又如:致聘(送交定親禮品)
(3)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漢· 賈誼《過秦論》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徠。)——《史記·魏公子列傳》
不可屈致。——《三國志·諸葛亮傳》
今宜厚待劉禪,以致 孫休。——《三國演義》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導致(引起);致病;致殘;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賢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導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致負誠托。——唐· 李朝威《柳毅傳》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鬱鬱死。——清· 周容《芋老人傳》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獲得 [gain;get]
傢貧,無從致書以觀。(致,弄到、取得,這裡指買到。動詞。)——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餘幼好書,傢貧難致。——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無以致疑。——清· 劉開《問說》
致一己之能。——[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數數百金。——清· 方苞《獄中雜記》
(8) 又如:致知格物(獲得知識在於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養(得到養育)
(9) 表達 [express]
婦前致問。——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資治通鑒》
(10) 又如:致誠(表達誠摯的情意);致精(顯示精巧)
(11) 奉獻;獻納 [sacrifice]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論語》
(12) 又如:致君澤民(為皇帝效力,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獻身。後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後,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傢添福)
(13) 轉告;回報 [pass on (word);communicate;repay;requite]
荊軻遂見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記》
(14) 又如:致事(上報施政情況)
(15) 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獄致刑。——《易·豐》
我乃明致天罰。——《書·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罰(施加懲罰);致禮(向人施禮)
(17) 歸還;交還 [return]
惟臣尋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復乞身自放於外。——《三國演義》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辭去官職);致位(辭去職位)
(19) 放置 [place;put]。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後生(兵傢用語。將軍隊置於絕境,則將士必為求生而殊死戰鬥)
(20) 集中心、力於某一方面 [devote oneself efforts to]。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專用於某一方面);致一(專一);致志(集中註意力);致思(集中心思於某一方面);致意(關註;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達[arrive;reach]
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黃泉。——《莊子·外物》
卒先致緣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於 齊。
詞性變化
◎ 致 zhì
〈副〉
(1) 通“至”。極,盡 [very]
致賞則匱。——《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於天文。——《後漢書·張衡傳》
(2) 又如:致曲(盡力研究細微的事理)
◎ 致 zhì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名〉
(1) 情趣;興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蔣]幹還,稱 瑜雅量高致。——《三國志》
無窮逸致。——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別致;景致;致度(神采風度)
(3) 書卷,契據 [books]
獻田宅者操書致。——《禮記·曲禮》
◎ 致
緻 zhì
〈形〉
(1) 結構上細密 [fine and close]
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禮記·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細致);密致(結構緊密;致密)
(3) 周密 [careful]
德產之致也精微。——《禮記·禮器》
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漢書·嚴延年傳》
(4) 又如:細致(精細周密)
常用詞組
◎ 致哀 zhì'āi
[pay one's respects to the dead] 致以哀傷的悼念
前往死者傢中致哀
◎ 致殘 zhìcán
[cause cripple;be disabled] 使成殘廢
腦部受傷的受害者,即那些由於受到打擊、腦炎或幼時持續高燒等而致殘的人
◎ 致辭 zhìcí
[adress;speak;talk;make(或deliver)a speech] 在儀式上講表示勉勵、感謝、祝賀、哀悼等的話
◎ 致富 zhìfù
[become rich] 達到富裕狀況
勤勞致富
◎ 致賀 zhìhè
[extend congratulations] 道賀;致意慶賀
特地趕來致賀
◎ 致敬 zhìjìng
(1) [salute]∶向人敬禮
舉劍致敬
(2) [pay one’s respects to]∶表示敬意
有各種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則用相互擁抱的方式
◎ 致冷 zhìlěng
[refrigeration] 降低溫度。亦稱“制冷”
◎ 致力 zhìlì
[dedicate to;work for] 指把力量用於某事
他一生致力於法律的研究
◎ 致密 zhìmì
(1) [compact;fine and close]∶精致緊密的
質地致密
(2) [thorough]∶周密;細致
致密的觀察
◎ 致命 zhìmìng
(1) [deadly;mortal;fatal]∶可使生命喪失的,比喻最厲害、最嚴重的
致命的一擊
(2) [risk one's life]∶獻出生命;拼死
見危致命
◎ 致命傷 zhìmìngshāng
[a mortal wound] 致人於死亡的創傷,比喻導致失敗的關鍵問題
貪婪成瞭那些死於非命的皇帝的致命傷
◎ 致熱 zhìrè
[pyrogenicity] 導致發熱;尤指產生發熱的能力
◎ 致傷 zhìshāng
[wound] 傷害
隻想致傷,不想打死
◎ 致使 zhìshǐ
[cause;result in] 導致;因…造成
由於過分疲勞,致使工作出瞭差錯
◎ 致仕 zhìshì
(1) [resign] 舊時指交還官職,即辭官(退而致仕。)——《公羊傳·宣公元年》
(2) 亦作“致事”
大夫七十而致事。——《禮記·曲禮上》
◎ 致死 zhìsǐ
[deadly;lethal;carry off;causing death] 引起死亡;因…而死去
致死原因正在進一步查找
◎ 致謝 zhìxiè
[express one’s thanks(or gratitude)] 向人表示感謝之意
登門致謝
◎ 致意 zhìyì
(1) [salute;extend greeting to;give one's best wishes to]∶向人表達真實的心意
拘於俗之眾,不足與致意
(2) [address]∶表示問候之意
他向主席致意後開始瞭他的演說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至字部】致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3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於人也。 又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又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雲置,而雲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又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屍以利成。 又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又【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㴱審也。 又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又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又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禦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又態也。【水經註】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又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又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又【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又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又【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又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又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說文解字】
【卷五】【夊部】致
送詣也。從夊從至。陟利切
“致”讀音寫法
“致”拼音: zhì“致”註音: ㄓˋ
“致”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ìh
“致”註音二式: jr
“致”威妥瑪拼音: chih4
“致”耶魯拼音: jr
“致”國語羅馬字: j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