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糹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11 五筆86: xrwy 五筆98: xtgy 倉頡: vfhqo
筆順編號: 55444431134 四角號碼: 25980 UniCode: 基本區 U+7D29
【基本解釋】
● 紩
zhì ㄓˋ
◎ 縫:縫~。補~。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縫合的地方。
◎ 納。
◎ 索。
◎ 經。
English
to sew【詳細解釋】
◎ 紩 zhì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動〉
(1) 縫,用針線連綴 [sew]
以佈而無緣,敝而紩之,謂之襤褸。——《方言》
(2) 又如:紩衣(縫補過的衣服)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紩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古文〕鉄【廣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音秩。【說文】縫也。【玉篇】古文納也。索也。【急就篇註】納刺謂之紩。 又【集韻】敕栗切,音抶。義同。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紩
縫也。從糸失聲。直質切〖註〗鉄,古文。
“紩”讀音寫法
“紩”拼音: zhì“紩”註音: ㄓˋ
“紩”通用拼音(臺灣省): jhìh
“紩”註音二式: jr
“紩”威妥瑪拼音: chih4
“紩”耶魯拼音: jr
“紩”國語羅馬字: j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