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肉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五筆86&98: famw 倉頡: jiobo
筆順編號: 121253434534 四角號碼: 43250 UniCode: 基本區 U+80FE
【基本解釋】
● 胾
zì ㄗ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切成大塊的肉。
English
minced meat; to cut meat into pieces【詳細解釋】
◎ 胾 zì
〈名〉
切成的大塊肉 [big piece of meat]
胾,大臠也。從肉。——《說文》
毛炰胾羹,籩豆大房。——《詩·魯頌·閟宮》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左殽右胾。——《禮記·曲禮》。註:“殽,骨體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別。——《管子·弟子職》
胾四豆。——《儀禮·士虞禮》
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史記·絳侯周勃世傢》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胾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音剚。【說文】大臠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臠也。【詩·魯頌】毛炰胾羹。【傳】胾,肉也。【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於左。【註】胾,切肉也。【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說文解字】
【卷四】【肉部】胾
大臠也。從肉?聲。側吏切
“胾”讀音寫法
“胾”拼音: zì“胾”註音: ㄗˋ
“胾”通用拼音(臺灣省): zìh
“胾”註音二式: tz
“胾”威妥瑪拼音: tzu4
“胾”耶魯拼音: dz
“胾”國語羅馬字: tz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