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足 ,部外筆畫: 0 ,總筆畫: 7 五筆86&98: khu 倉頡: ryo
筆順編號: 2512134 四角號碼: 60801 UniCode: 基本區 U+8DB3
【基本解釋】
● 足
zú ㄗㄨˊ
◎ 腳:~下(對對方的敬稱)。~跡。~球。~壇。失~。高~(敬辭,稱別人的學生)。舉~輕重。畫蛇添~。
◎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碗~。
◎ 充分,夠量:~月。~見。~智多謀。
◎ 完全:~以。~色。
◎ 值得,夠得上:不~為憑。微不~道。
◎ 增益:以晝~夜。
漢英互譯
◎ 足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ample as mush as full leg sufficient foot
相關詞語
◎ 足
腳 手
English
foot; attain, satisfy, enough【詳細解釋】
◎ 足 zú
〈名〉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2)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後,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foot]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說文》。按,膝下至蹠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易·說卦》
足恭而口聖。——《大戴禮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韓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荀子·勸學》
折臂斷足。——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東坡現右足。—— 清· 魏學洢《核舟記》
魯直現左足。
細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腳底的中心);足爐(用來暖腳的小火爐);足不出戶(形容深居傢門很少出門);足衣(襪子);足音跫然(形容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便感到歡欣)
(4) 支撐器物的腳 [leg]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則荊、 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資治通鑒》
(5) 又如:鼎足
詞性變化
◎ 足 zú
〈形〉
(1) 充實;完備;足夠 [enough;complete;ample]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傳·莊公二十有八年》
殺所不足。——《墨子·公輸》
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甲已足。——諸葛亮《出師表》
力不足。——唐· 韓愈《雜說》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一缽足矣。——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紋(成色十足的銀子);足錢(每貫足實一百枚的錢幣);足食足兵(指國內糧食兵備均甚充足)
(3) 純的 [pure]。如:十足(成色純)
(4) 富裕的 [prosperous]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
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莊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豐足(富裕)
◎ 足 zú
〈動〉
(1) 使滿足 [satisfy]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聲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鐵椎傳》
不足子所乎。——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重視 [attach importance to]
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荀子·禮論》
(3) 止 [stop]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老子》
(4) 完成 [complete]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傳》
◎ 足 zú
〈副〉
(1) 值得 [be worth]
不足為外人道也。(為,向、對。)——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豈足托乎。——《資治通鑒》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不足與圖大事。
何足道。——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賴);不足(不值得;不夠格)
常用詞組
◎ 足尺 zúchǐ
[full size] 用尺量,夠應有的尺寸
◎ 足赤 zúchì
[pure gold] 無雜質的、純凈的金
◎ 足夠 zúgòu
[enough;ample;sufficient] 充足;沒有欠缺
足夠的資金
◎ 足跡 zújì
[footprint;footmark;track;trace] 腳印
雪地上的足跡
◎ 足見 zújiàn
[it serves to show;one can well perceive;it shows that] 可以看出,不難想見
他的發言內容豐富,足見他是作瞭認真準備的
◎ 足金 zújīn
[pure gold;solid gold] 成色十足的金子
◎ 足力 zúlì
[strength of one's legs] 兩腿的力氣;腳力
◎ 足球 zúqiú
(1) [football;soccer;association football]∶兩隊在長方形場地上進行比賽的一種體育項目,每隊11人,隻能用腳踢或身體其他部分運球,但不許用手和臂
(2) [football]∶此項運動所用的球,裡邊是橡皮球膽,可以充氣,外面是用皮做的皮球
◎ 足色 zúsè
[(gold or silver)of standard purity] 指金銀純凈,成色十足
◎ 足歲 zúsuì
[real age;full years] 按十足月份和天數計算的年齡
◎ 足壇 zútán
[the football circles] 足球界
足壇名將
◎ 足下 zúxià
[you;sir] 對同輩、朋友的敬稱,古時也用於對上
大將軍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大王足下。
足下事皆成。——《史記·陳涉世傢》
足下卜之鬼乎?
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樂毅《報燕惠王書》
◎ 足興 zúxìng
[enough;to keen interest] 〈方〉∶滿足需要
唱瞭大半天,她還沒足興
◎ 足以 zúyǐ
[enough;sufficient] 完全可以
憑他的成績足以取勝
足以立事。——《資治通鑒》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火尚足以明。
◎ 足月 zúyuè
[term;full term;mature;be born after the normal period of gestation] [指嬰兒] 在子宮裡達完整的正常妊娠期
足月產
◎ 足智多謀 zúzhì-duōmóu
[resourceful;be wise and full of strategems] 有足夠的智術和善於謀斷的才能
公自謂足智多謀,今意何如。——《三國演義》
◎ 足足 zúzú
[full;solid] 不少於
足足兩個小時的工作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足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0
〔古文〕疋?【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又【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又姓。【戰國策】足強。【註】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於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韻補】葉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說文解字】
【卷二】【足部】足
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凡足之屬皆從足。即玉切〖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足”讀音寫法
“足”拼音: zú“足”註音: ㄗㄨˊ
“足”通用拼音(臺灣省): zú
“足”註音二式: tzú
“足”威妥瑪拼音: tsu2
“足”耶魯拼音: dzú
“足”國語羅馬字: ts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