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亻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1 五筆86&98: wuxe 倉頡: olpb
筆順編號: 32211352511 四角號碼: 22227 UniCode: 基本區 U+505D
【基本解釋】
● 偝
bèi ㄅㄟˋ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古同“背”。
English
not facing; desert【詳細解釋】
◎ 偝 bèi
〈動〉
(1) 背向著 [back to]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偝,向偝。——《廣韻》
毋偝立。——《禮記·投壺》
(2) 又如:偝立(背向站立)
(3) 背棄;違反 [abandon]
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禮記·坊記》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偝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9
【廣韻】【集韻】?蒲昧切,音佩。棄也。【禮·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 又【禮·投壺】毋偝立。【註】偝立,不正鄕前也。 又【荀子·非相篇】鄕則不若,偝則謾之。或作倍。亦作背。
“偝”讀音寫法
“偝”拼音: bèi“偝”註音: ㄅㄟˋ
“偝”通用拼音(臺灣省): bèi
“偝”註音二式: bèi
“偝”威妥瑪拼音: pei4
“偝”耶魯拼音: bèi
“偝”國語羅馬字: b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