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部首: 廣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五筆86: yrtf 五筆98: ortf 倉頡: ihwj
筆順編號: 41332511312 四角號碼: 00246 UniCode: 基本區 U+5EB3
【基本解釋】
● 庳
bēi ㄅㄟˉ 又 pí ㄆㄧˊ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 低下:墮高堙~(削平高丘,填塞窪地)。
◎ 矮:宮室卑~。
English
a low-built house【詳細解釋】
◎ 庳 bì
〈名〉
兩旁高中間低的房屋 [house with tall sides]
庳,中伏舍。——《說文》。段玉裁註:“謂高其兩旁而中低伏之舍也。”
詞性變化
◎ 庳 更多繁體字:https://www.fantizi.com.cn/ bì
〈形〉
(1) [土地] 低窪的 [low]
宮室卑庳。——《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其卑濕。——《漢書·司馬相如傳》。註:“下地也。”
楚民要庳車。——《史記·循吏傳》
(2) 又如:庳側(低下 偪側);庳濕(低下潮濕)。又指 [建築物] 低矮。如:庳狹(低矮狹窄);庳惡(矮小簡陋);庳下(低矮);庳陋(矮小簡陋)
(3) [人] 矮的 [short]
其民豐肉而庳。——《周禮》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廣字部】庳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唐韻】便俾切,脾上聲。【說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卑庳。 又【集韻】【韻會】賔彌切【正韻】逋眉切,?音卑。【廣韻】庳下也。【周語】陂唐汚庳,以鍾其美。【揚子·法言】庳則儀秦。 又【玉篇】短也。【周禮·地官】其民豐肉而庳。 又【集韻】毗至切,音䠋。有庳,國名。【孟子】封之有庳。 又通作鼻。【後漢·東平王蒼傳】昔象封有鼻。【註】有鼻,國名。在今永州營道縣北。 又【集韻】頻彌切,音陴。鶉牝名。【爾雅·釋鳥】鵪鶉,其雄鵲牝庳。 又與毗通。【荀子·宥坐篇】天子是庳。【註】庳讀曰毗。輔也。
【說文解字】
【卷九】【廣部】庳
中伏舍。從廣卑聲。一曰屋庳。或讀若逋。便俾切
“庳”讀音寫法
“庳”拼音: bì“庳”註音: ㄅㄧˋ
“庳”通用拼音(臺灣省): bì
“庳”註音二式: bì
“庳”威妥瑪拼音: pi4
“庳”耶魯拼音: bì
“庳”國語羅馬字: bih